
以一个极端情况来说明这一点:我们选择了一个比推荐值大得多的输入电容。通常选择输入电容时会留出一定的裕量,以便使输入偏置电压在tON之前上升到最终值。以便在必要时留有一定的裕量来提高CIN。为了最终优化输入电容,必须利用器件手册提供RIN和tON进行一些实验。
了解扬声器的低频响应对于设计非常有帮助,如果功率放大器驱动的是很难恢复低频信号的小尺寸扬声器,最好将所有频率分量发送到扬声器。这种情况下,最佳选择应该是标准的CIN值。扬声器频率响应曲线通常可从扬声器厂家、数据手册获得,也可以向厂商索取。
音量控制设计
越来越多的音频IC带有音量控制功能,可以通过串口编程设置,或者是利用DAC或数字电位器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。音量控制电路能够帮助终端产品厂商优化开启时间,如果实际应用需要特别的低频响应,不可避免地要求使用大输入电容,此时可以利用音量控制电路在一定时间内将输出保持关闭状态,完成输入偏置的建立。
图5简化电路是带有音量控制功能的功率放大器,通过一个单独引脚(VOL)控制该IC的音量,VOL引脚连接到粗调ADC的输入,加在VOL上的直流电压通过ADC进行编码,该编码反映特定的增益电平。(VOL=VDD为完全关闭状态,VOL=GND为最大音量状态。)
图5:此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包含音量控制功能。
该类IC确保无咔嗒声的最佳方式是保持音量在最小输出设置,直至/SHDN拉高并且超出tON延时,然后使VVOL缓慢变化(任何超出tON的等待时间都有助于输入偏置的稳定)。音量控制允许使用大电容,同时提供可接受的咔嗒/砰砰声抑制特性(图6)。需要说明的是,输入电容增大10倍是一个极端情况,这里只是为了说明起见。
图6:利用音频IC的音量控制功能补偿大尺寸输入耦合电容。
输出耦合电容
传统的单电源放大器在输出端会有一个直流偏置电压,典型值为电源电压的一半,馈入扬声器之前需要将该直流分量从信号中去除(为了避免损坏音频线圈),通常需要较大的输出电容来实现直流滤波。
为了避免对音频信号低频成分产生大的衰减,要求使用大电容。如果设计者需要特别平坦的通带响应,而且通带拓展至较低频率(小于100Hz),则需选择大尺寸且价格昂贵的输出电容。例如100uF的电容,以便在32Ω负载条件下获得低达50Hz的频响。当放大器开启时,如此大的电容也会导致开启过程的咔嗒声。隔直电容以及扬声器的负载一起构成一个高通滤波器。当将直流偏置以阶跃电压形式加在隔直电容输出端时,电容的负载端会同时升高,并且按照电容大小以及负载确定的时间常数衰减。这个脉冲信号通过扬声器产生可闻杂音。
为了消除咔嗒声,最流行的方式是采用“无电容放大器”。通常,这样的放大器使用另外一个放大器为扬声器提供偏置,或配置成差分输出(BTL)放大器。最好的无电容放大器可直接与扬声器连接(Maxim称其为DirectDrive),并且不需要偏置放大器或差分输出。
DirectDrive放大器包含一个内部反相电荷泵,由电荷泵为输出级产生负电压。通过正、负电源驱动输出级,因为输出信号偏置在地电位,放大器不再需要为扬声器提供偏压。设计者可将两个大的输出耦合电容换成一对小的电荷泵电容。DirectDrive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传统放大器或偏置放大器的两倍。
图7A-7D展示了三款单电源放大器,图A为输出端使用隔直电容的传统立体声音频放大器;图B为一款使用第三个放大器产生偏置电压的“无电容”放大器;图C为信号通路上毋需任何电容的DirectDrive放大器;差分输出放大器如图D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