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>技术分享 |
|
如何选择合适的模拟输入功放 |
|
|
文章来源:永阜康科技 更新时间:2022/11/5 9:54:00 |
在线咨询: |
|
行业内卷,从选择功放的角度,哪些因素能给你的产品带来竞争力。
我们不直接跳到指标上去选择功放,而是从消费者和工程师角度思考,毕竟这是个系统应用问题。如果选择2X10-2X25W模拟功放,这个功率段主要还是便携式电池产品。便携式产品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大,所以要注意发热量的控制。同时,便携式产品消费者非常注重播放时长和充电频次,谁也不想玩到一半没了音乐。
发热量和播放时长两个问题除了结构设计,剩下就是要跟功放密不可分了。功放发热的原因主要是供电电压和效率。效率的两个核心指标是Rds-on和封装热阻。封装热阻这个指标大家经常忽视,例如SOP16封装环境热阻是50℃/W,TSSOP28是28℃/W,这个代表同样1W的功耗,表面的温升一个是50℃,一个是28℃,热是影响系统效率的;
Rds-on这个指标的影响会更大一些,不管功放标题标称多大功率,都没有直接看Rds-on这个归类靠谱,4欧喇叭为例,200mΩ左右的发热量在电压高于10V以上发热量会陡然增大,超过14V几乎无法正常工作,适合做2X5W-2X10W之间低成本方案。如果2X10W以上建议150以下。
下面是三个不同厂家模拟功放的Rds-on举例。


另外一个供电电压高低是更为关键的因素。供电电压PVDD越高(不是电池电压)开关管的损耗就越大,所以同一个芯片,电压越高效率也在不断下降。另外,便携式产品还要加个升压芯片,升压芯片的道理是一样的,升压越高DCDC芯片效率也是不断降低。
所以重点就是降低电压,但是电压越高动态越好,这两个是矛盾的。
ACM3108这个CLASS H功能就是针对这个矛盾,根据音乐信号的大小,给出一个信号给DCDC的FB脚,从而根据音乐信号大小动态调整PVDD电压,极大提高了小信号时升压芯片和功放芯片的效率,然而又解决了动态的问题,独特的技术还保障了时效性和失真。
下图蓝色和红色是CLASS H这个功能打开和关闭在小功率的效率对比。

PVDD电压越高,或者电池电压跟PVDD电压压差越大,这种平衡效果越好,既照顾了动态又延长了播放时长。这几颗产品都带有CLASS H功能。
模拟输入功放系列 |
PVDD Range(V) |
Rds-on |
封装环境热阻 |
散热 |
ACM3108 |
4.5V-16V |
100mΩ |
28℃/W |
底部散热 |
ACM3128A |
4.5V-26.4V |
75mΩ |
28℃/W |
底部散热 |
ACM3129A |
4.5V-26.4V |
75mΩ |
14℃/W |
顶部散热 |
这里注意到ACM3129的封装热阻只有14℃/W,这个散热片在芯片顶部,更高效率的传到到散热片上去,进一步提供功率,降低发热量,这个是跟3116功率大是相同的道理。 |
|
|
|
|
|
|
|
 |
您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 |
 |
|
 |
产品型号 |
功能介绍 |
兼容型号 |
封装形式 |
工作电压 |
备注 |
ACM3129 |
2×57W, 1% THD+N, 24V, 4Ω, BTL ;
1×110W, 1% THD+N, 24V, 2Ω, PBTL |
|
TSSOP-28(散热片在背部,支持外接散热器) |
4.5V-26.4V |
2×57W/110W高性能D类音频功放,超低功耗、展频功能、动态调整升压Class H |
ACM3108 |
2×25W, 1% THD+N, 16V, 4Ω, BTL ;
1×50W, 1% THD+N, 16V, 2Ω, PBTL
|
AD52068/TPA3110 |
TSSOP-28 |
4.5V-16V |
动态调整升压CLASS H功能、25W双声道/50W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IC |
ACM3128 |
2×32.5W, 1% THD+N, 24V, 8, BTL;
1×65W, 1% THD+N, 24V, 4, PBTL;
2×42W, 1% THD+N, 24V, 6, BTL;
1×84W, 1% THD+N, 24V, 3, PBTL;
2X48W, 1% THD+N, 22V, 4, BTL; |
AD52090/TPA3110 |
TSSOP-28 |
4.5V-26.4V |
动态调整升压CLASS H功能、40W立体声/80W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IC |
ACM8615 |
21W, 单声道输出(8Ω, 20V, THD+N = 1%)
26W, 单声道输出 (8Ω, 20V, THD+N = 10%)
|
|
QFN-16 |
4.5V-21V |
内置DSP、I2S数字输入20W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IC |
ACM8625P |
2×33W, 立体声输出(6Ω, 21V, THD+N = 1%)
51W, 单声道输出 (8Ω, 21V, THD+N = 1%)
|
ACM8622/ACM8625M/ACM8628 |
TSSOP-28 |
4.5V-21V |
I2S数字输入33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芯片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 |
ACM8622 |
2×14W, 立体声输出(4Ω, 12V, THD+N = 1%);
2×10.5W, 立体声输出 (6Ω, 12V, THD+N = 1%) |
TAS5805/ACM8625/ACM8628 |
TSSOP-28 |
4.5V-14.5V |
内置DSP音效处理算法、2×14W立体声/ 1×23W单声道、数字输入D类音频功放IC |
ACM8625 |
2×26W, 立体声输出(8Ω, 22V, THD+N = 1%)
2×32W, 立体声输出 (8Ω, 22V, THD+N = 10%) |
TAS5805/ACM8628/ACM8622 |
TSSOP-28 |
4.5V-26.4V |
I2S数字输入26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芯片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 |
ACM8628 |
2×41W、立体声 (6Ω, 24V, THD+N = 1%) ;
2×33W, 立体声 (4Ω, 18V, THD+N = 1%) ;
1×82W, 单通道 (3Ω, 24V, THD+N = 1%) |
TAS5805/ACM8625/ACM8622 |
TSSOP-28 |
4.5V-26.4V |
2×41W立体声 /1×82W单通道数字输入功放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