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主页  加入收藏
 
·I2S数字功放IC/内置DSP音频算法功放芯片  ·马达驱动IC  ·2.1声道单芯片D类功放IC  ·内置DC/DC升压模块的D类功放IC  ·锂电充电管理IC/快充IC  ·无线遥控方案  ·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芯片
当前位置:首页->技术分享
无感FOC与无感方波驱动--深度解析如何零速力矩保持
文章来源:永阜康科技 更新时间:2025/3/19 10:17:00
在线咨询:
给我发消息
张顺平 3003262363
给我发消息
张代明 3003290139
给我发消息
鄢先辉 2850985542
13713728695
 

     在电机控制领域,零速力矩保持(Zero-Speed Torque Control)是实现高精度位置控制、抗扰动负载的关键能力。无论是无感矢量控制(Sensorless FOC)还是方波驱动(Six-Step Commutation),在零速或极低速下维持稳定力矩均面临巨大挑战:此时反电动势趋近于零,传统的位置观测方法失效,且电流闭环易受噪声干扰。本文从原理、算法及实现层面,深度解析两种技术实现零速力矩保持的核心方法。

一、零速力矩保持的核心挑战

  1. 位置观测失效
    • 无感FOC依赖反电动势(BEMF)或磁链观测器估算转子位置,但在零速时BEMF幅值为零,传统滑模观测器(SMO)或锁相环(PLL)无法正常工作。
    • 方波驱动通常依赖霍尔传感器或BEMF过零检测换相,但在零速下BEMF消失,换相信号丢失。
  2. 电流闭环稳定性问题
    • 零速时电机处于静止状态,电流环需输出恒定力矩以抵抗负载扰动。但此时逆变器非线性效应(死区时间、管压降)和采样噪声显著放大,导致电流波动。
  3. 热损耗与效率
    • 长时间零速力矩保持需持续输出电流,可能导致绕组过热,需在控制中平衡力矩精度与温升。

二、无感FOC的零速力矩保持方案

1.高频信号注入法

  • 原理
    :向电机定子注入高频电压(如1-2kHz正弦波或方波),通过检测电流响应中的高频分量,解析转子位置。
  • 实现步骤:
    • 在d轴注入高频电压信号(如 Vhfsin(ωhft)Vhfsin(ωhft))。
    • 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q轴电流中的高频响应分量 iqhiqh
    • 利用同步解调技术提取位置误差信号,构建位置观测器(如Luenberger观测器)。
  • 优势
    :可在零速下精确估算位置,支持静默启动。
  • 局限
    :高频噪声可能引起可闻噪音,且需额外滤波算法,增加计算负担。

2.磁饱和效应法

  • 原理:利用电机铁芯磁饱和特性,通过施加短时脉冲电压,检测电流上升斜率差异判断转子位置。
  • 实现步骤:
    • 向不同方向施加短时电压脉冲(如6个基本矢量方向)。
    • 测量各方向脉冲下的电流斜率,斜率最大的方向对应转子磁极位置。
  • 优势
    :无需持续高频注入,适用于间歇性零速保持场景。
  • 局限
    :脉冲注入可能引起力矩抖动,需动态调整脉冲宽度以降低影响。

3.改进型观测器设计

  • 扩展卡尔曼滤波(EKF):将电机模型非线性化,实时更新状态估计,适应零速工况。
  • 自适应滑模观测器(ASMO):引入参数自适应机制,补偿电阻、电感变化对观测的影响。
  • 融合观测器:结合高频注入与模型观测,低速时依赖高频信号,高速时切换至BEMF观测。

4.电流闭环增强策略

  • 死区补偿:通过前馈补偿或在线辨识,消除逆变器死区导致的电压误差。
  • 扰动观测器(DOB):将负载扰动视为外部干扰,通过观测器实时补偿电流环给定值。
  • 模糊PID控制:根据误差动态调整PID参数,抑制零速下的电流振荡。

三、方波驱动的零速力矩保持方案

1.强制换相与电流闭环

  • 原理:
  •      在零速时放弃传统六步换相逻辑,改为固定相位导通,通过电流闭环控制输出力矩。
  • 实现步骤:
    • 检测到零速需求后,锁定当前换相状态(如固定导通两相)。
    • 通过PI调节器控制相电流,维持目标力矩。
  • 优势: 无需复杂算法,硬件成本低。
  • 局限:固定导通导致局部发热,效率较低,且可能引起位置偏移。

2.低频脉振注入法

  • 原理:
  •      在方波驱动中叠加低频脉振电压,通过电流响应判断转子位置。
  • 实现步骤:
    • 在导通相施加周期性电压脉振(如50-100Hz)。
    • 分析电流脉动幅值与相位,估算转子静止角度。
  • 优势:
  •    兼容传统方波驱动架构。
  • 局限:
  •   力矩输出存在周期性波动,需优化脉振频率与幅值。

3.混合控制策略

  • FOC-方波切换:
  •    零速时切换至FOC模式实现力矩保持,高速时切回方波驱动以降低开关损耗。
  • 示例方案:
    • 启动阶段采用高频注入FOC锁定转子位置。
    • 零速保持时运行FOC电流闭环。
    • 检测到速度上升后切换至方波换相模式。

四、性能对比与适用场景

指标

无感FOC

方波驱动

零速力矩精度

高(依赖高频注入或EKF)

中(依赖电流闭环)

噪音

高频注入可能引入可闻噪音

低频脉振导致力矩波动

计算复杂度

高(需观测器、滤波算法)

低(固定换相逻辑)

适用负载

高动态、精密控制(如机器人关节)

低成本、中低性能场景(如风扇)

热管理

需优化高频注入幅值以降低损耗

固定导通可能导致局部过热

五、未来发展方向

  1. AI驱动的参数自整定:
  2.    利用机器学习动态优化高频注入参数与观测器增益。
  3. 宽禁带器件应用:
  4.    GaN/SiC器件提升开关频率,降低高频注入损耗。
  5. 多物理场融合观测:
  6.    结合振动、温度信号辅助位置估算。

结语

     零速力矩保持是电机控制领域的圣杯问题,无感FOC与方波驱动需通过算法创新与硬件优化协同突破。随着边缘计算与功率电子技术的进步,零速静默运行与高精度力矩控制将成为下一代驱动系统的标配能力。

 
 
 
    您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  
产品型号 功能介绍 兼容型号 封装形式 工作电压 备注
ACM6731 ACM6731 是一款三相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芯片,内部集成 无感三相无刷电机驱动算法、相电流检测电流电路、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功率MOS管. 支持最大2.4A的相电流. ACM6731的高集成度以及精简外围特别适用于高功率密度、小尺寸、静音要求高的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应用场景. SOP-8 2.7V-16V 2.7V-16V、2.4A峰值相电流、三相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
ACM6732 ACM6732是一款三相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芯片,内部集成无感三相无刷电机驱动算法、相电流检测电流电路、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功率MOS 管. 支持最大2.4A的相电流. ACM6732 的高集成度以及精简外围特别适用于高功率密度、小尺寸、静音要求高的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应用场 景. DFN-10 2.7V-16V 2.7V-16V、2.4A峰值相电流、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
ACM6755 ACM6754是一款三相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芯片,内部集成无感三相无刷电机驱动算法、相电流检测电流电路、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功率MOS管. 支持最大4.8A的相电流. ACM6754/55 的高集成度以及精简外围特别适用于高功率密度、小尺寸、静音要求高的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。 ACM6763 QFN-28 4.5V-28V 三相180˚ 正弦/方波, 无感或者外置霍尔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, 180˚ 正弦/方波/开窗正炫可选
ACM6763 4.5V-32V、5A三相无刷无感驱动、180˚正弦,集成驱动算法+预驱+MOS ACM6755 QFN-28 4.5V-32V 三相180˚ 正弦, 无感或单霍尔,车规级无刷电机驱动
ACM6754 ACM6754是一款全集成、无需外置传感器的三相无刷电机驱动IC。内部集成电机控制算法和电流/ 电压检测,能够基于无刷电机旋转过程中的反电动势控制电机静音/ 高效旋转。 ACM6753 QFN-24 5V-28V 三相180˚ 正弦/方波, 无感或者外置霍尔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
ACM6753 18V、3A三相无刷无感驱动、180˚正弦,集成驱动算法+预驱+MOS ACM6754 QFN-24 5V-18V 5-18V无感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
 
 
    相关产品  
 
 
·蓝牙音箱的音频功放/升压/充电管
·单节锂电内置升压音频功放IC选型
·HT7179 12V升24V内置
·5V USB输入、三节锂电升压型
·网络主播声卡专用耳机放大IC-H
 
M12269 河北发电机组 HT366 ACM8629 HT338 

业务洽谈:手机:13713728695(微信同号)   QQ:3003207580  EMAIL:panbo@szczkjgs.com   联系人:潘波

地址:深圳市宝安西乡航城大道航城创新创业园A5栋307/309

版权所有: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粤ICP备17113496号